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徐 蕾


     摘 要 本文将人类社会的艺术现象看作一种作为情感符号的存在,而且是由人类社会引发的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从人类个体的角度看,这种存在是以情感符号的形式,以艺术作品为中介,存在于艺术创作的主体和接受者的思维情感之中;从人类的社会性来看,这种存在又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本文重点论述了艺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强调了感情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情感符号  存在  原始沉淀  情感本质  编码  解码  艺术传播

    在人类创造的所有的概念中,艺术这个词是最不可捉摸的,也最不好界定的。艺术就如同生活本身那样混沌、暧昧,但却如此丰富多彩、神秘莫测。然而,从婴儿听妈妈在耳边轻哼的摇篮曲,学步的幼童在纸上的信手涂鸦,学语的孩子听到的童话,乃至恋爱时的情歌、情诗,成年后一直伴随着的小说、散文、诗歌、音乐、戏剧、电影、电视等等,直到生命终结时,葬礼上奏的哀乐,艺术又的的确确以各种形式渗入一个人生命的全部过程。从这一层面说,艺术和生命一样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是由人类社会引发的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是以情感符号的形式、以艺术作品为中介,存在于艺术创作的主体和接受者的思维情感之中;同时这种存在又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艺术作为情感符号的存在

    在这里,不准备将艺术这一概念引入哲学的广义的范畴,即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这里讨论的是狭义的艺术,即各种艺术作品的总称,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作品呢? 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并没有艺术品这一概念,所以李泽厚在他的《美学四讲》一书中对艺术作品作了如下的诠释:埃及的金字塔、殷周的青铜器、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中国与印度的佛像雕塑壁画、非洲的原始面具……等等,它们当年的创造并不是为了审美观赏,而有其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社会功利的实用目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所谓艺术品其功能原非审美,它们本不是为了给人鉴赏的。“艺术品”这个概念在西方到近代才有。就今天来说,造房屋、购衣物、添家具,……也首先是为了实用。出土的陶器和青铜器,过去农民们挖出来常常只作储存什物的坛罐使用,它们也不是审美对象……所以只有当某种人工制作的物质对象以其形体存在诉诸人的此种情感本体时,亦即此物质形体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现实地出现和存在。 综上所述,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和情感本质是艺术品和非艺术品之间最明显的界定。

    艺术的审美本质是众所周知的,而人类的美感又是和人类的情感密不可分的。本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坎农(W·B·Cannon)提出了情绪丘脑说。他把人的情绪确定为丘脑释放的神经冲动。现在,丘脑在情绪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公认,外周刺激引起感受器官的兴奋,沿神经通路达于丘脑,并与情绪模式发生或冲突或和谐的关系。从而激起丘脑的神经冲动。这种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条件反应,它反过来调节和控制丘脑释放的神经冲动,这种经过理性控制的丘脑神经冲动,传送到内脏器官和骨络肌引起诸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流泪、捶胸顿足、眉开眼笑等等情绪反应的行为。 而上述的情绪反应难道不是在人们面对艺术品时经常出现的吗?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美感是一种先于艺术而存在的人类的情感体验。首先人为一种生物体,美感产生于人类动物属性的一种快感:动物在自然进化中形成自己的快感尺度,又在自然进化中发展着自己的快感尺度。有了视觉才出现了视觉快感;有了听觉才有了听觉快感;离开海洋爬上陆地,才有了呼吸新鲜空气的快感;出现了雌雄分化,才出现了性快感;大脑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了游戏的快感;脑皮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了求知欲、创造欲得到满足的快感,如此等等。从局部看,环境是否适宜是由动物的内在尺度裁决的;从进化的长河看,动物的内在尺度又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快感由心裁决,心又由自然创造,这正是我们提出“美由心裁,心由物造”的生物学根据。

|<< << < 1 2 3 4 5 6 7 > >> >>|

·上一篇文章:浅谈现代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下一篇文章:艺术传播与接受


【相关内容】

150件中阿艺术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

佚名

黄盒子潮流艺术大展黄盒子新羽计划举办

佚名

MoMA新展,被忽视的录像先锋艺术家被再次提及

佚名

英国艺术史家、原泰特美术馆馆长艾伦·鲍内斯辞世

佚名

247万!国外艺术爱好者烧毁原画4倍价格卖出电子版

佚名

澳洲艺术界“怪诞天才”个展“障碍画”正在展出

佚名

牛津大学艺术家将世界名画变成超趣味互动机械杰作

佚名

雕刻在木板上的敦煌艺术

佚名

天津启动创意城市艺术计划 让艺术“邂逅”生活

佚名

胡润“全球艺术榜”公布 大卫·霍克尼居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