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章作者:佚名


  摘要: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产生于对器物本身真伪、品相的判断,以及对其价值、价值成长空间的判断之中,风险规避即要甄别器物,对其市场行情作出正确的预判。以投资为目的的器物鉴定,是在保真的前提下准确判断其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成长空间。眼学鉴定与科技鉴定的结合,有效避免单一鉴定方式的弊端,能够对器物的历史时期、历史背景进行正确的甄别,并对其收藏现状、市场表现予以精准的判断,从而达到规避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双轨制 眼学鉴定 科技鉴定 艺术品投资 风险规避

  一、投资风险的存在及其特征

  以文物艺术品为标的的投资建立在文物艺术品的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并直接诉求于文物艺术品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价值成长空间。文物艺术品投资在形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它在一定时期内以购入和售出为手段,实现文物艺术品的潜在价值空间,从而达到资本增长的目的,而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是以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的占有为依据,它诉求于文物艺术品的价值本身,并且不以价值的实现为目的。

  自八九十年代国内收藏市场兴起以来,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就面临了甄别与鉴定的问题。文物艺术品收藏的风险来自对器物本身的认识错误,即对器物的历史时期、背景资料、存世情况、市场行情的认识出现偏差,或将仿制的器物误判为真品,从而导致高价购入的状况发生,并且在收藏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仿制现象也颇普遍,一些仿品几可乱真,收藏市场上也存在人为的炒作,以及对市场的误导,这就人为的增加了甄别的难度,使收藏风险大为增加。

  以收藏为目的的文物艺术品鉴定,集中在器物“是什么”这个方面,风险也来自对器物“是什么”的认识出现的偏差。文物艺术品的收藏中风险的规避,建立在对文物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以保真为规避方式的。“保真”即对器物本身“是什么”给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作为收藏的依据。

  文物艺术品投资是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出现的现象,它是资本运作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的体现。文物艺术品投资的先决条件是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它在形式上表现为藏品的转让。为实现投资的目的,投资者需要以低价购入,并以高价售出。文物艺术品的价值依据是文物艺术品的社会稀缺程度与藏家的收藏欲望的迫切程度的对比关系,它涉及器物本身,以及器物的市场表现。文物艺术品属于历史存留,它的供给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动,在收藏界对器物的认识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器物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大的波动,而只遵循收藏市场的一般价值规律。这种情况下,文物艺术品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它的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并且存在下跌的风险。具有投资价值的文物艺术品,必然存在一个潜在的价值空间,这个价值空间来自收藏市场上的认识偏差,即收藏市场低估了器物的珍贵程度。

  因此,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不仅存在于对器物本身甄别的正确与否上,更存在于对其价值成长空间的把握程度上。投资者要在保真的基础上对器物的价值成长空间作出判断,预见到一定时期内收藏市场会对该器物的价值重新估量,或者具有引导市场对该器物的价值进行重新估量的能力。当收藏市场对该器物的价值有了新的判断之后,文物艺术品的价值成长空间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并且这个可能还要以器物转让的实际发生为标志。

  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更多的表现在高价售出的实现上,即投资者不能按照预期的时间和价格成功售出以投资为目的购入的文物艺术品。文物艺术品投资不同于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它是资本运作在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体现,它追求的是一定时间内的资金回报率,而不是对文物艺术品及其价值的实际占有。因此,只有当以投资为目的购入的文物艺术品按照预期的时间与价格成功售出,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才算完全规避。

  二、风险规避的应有条件

  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器物本身的甄别,一是对器物价值成长空间的把握,一是器物预期售出的成功与否。因此,在文物艺术品的投资中进行风险规避,一是要对作为投资标的的器物进行正确的甄别,一是要对器物的市场表现情况进行准确的预判,一是对该器物在预期的时间段内市场上收藏欲望和收藏群体有清晰的把握,能够及时实现藏品到资本的转换。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蔡康永:如何买卖艺术品
·下一篇文章:新藏家崛起 中国拍卖行已有能力成交83亿美元


【相关内容】

“金融+”艺术品投资3.0时代

佚名

“金融+”艺术品投资3.0时代

佚名

老人轻信艺术品投资近280万难收回 工商介入调查

佚名

艺术品投资热背后的美丽陷阱

佚名

当代书画或成艺术品投资新增长板块

佚名

上海文交所首推艺术品投资分期付款及包退模式

胡笑红

油画投资须知:油画投资要规避三个风险

佚名

怎样化解书画投资风险

佚名

艺术品投资如何规避风险

佚名

2012香港苏富比春拍启幕:精品最能抗风险

佚名